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后疫情时代,红外测温仪市场如何持续繁荣?


  来源: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时间:2020-09-14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透露,据统计,截至8月2日,中方累计向美方提供口罩265亿只、防护服3.3亿件、护目镜3100万副、外科手套6.1亿双、呼吸机1.15万台。同为疫情产品的重要角色,红外测温设备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技术随暴涨需求迭代,机遇与市场乱象并存。


测体温,在后疫情时代已经融入我们出行的每一站。眼下春去秋来,国民生活欣然马不停蹄地驶入正轨,测温设施系统也全力运转,保证高效和有用。红外测温枪、红外热成像仪等红外设备,是目前最便捷的测温仪器,更是举国疫情防控的决胜装备。测温仪器的生产调度能如此顺利,得力于抗疫表象下的多少暗涌?现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这股大潮是否也随之落下?在全球经济处于胶着状态的今天,红外领域于疫情期间紧急处理的结果,是否也激发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入局,红外市场的乱象层出


九月奏响开学号角,全国神兽纷纷回笼。国家卫健委网站8月13日消息,秋冬季开学后中小学师生进校门一律检测体温。现在,戴口罩、测体温的习惯已经融入日常。回顾疫情期间,商品涨价又狠又难买的,除了口罩还有测温枪。


红外测温设备此前一直是个边缘角色,而且在生产和开发上,也是行动滞缓的类型。但疫情让这款产品成了香饽饽,无接触快速测温变成防疫刚需。于是,红外测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了全民生活。今年新成立的额温枪相关企业有上百家,但大量红外制造和销售企业涌入市场,是不是也扰乱了人们的视听?当人们只要配合量测体温,就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小区、出入商场的时候,难免怀疑在额头或手臂上方轻轻拂过的测温枪,准确程度何如。


需求暴增的同时伴随市场乱象的发生,测温结果不准确也与大量非医用级测温枪流失市场有关。倍尔康公司相关专家进行说明:“额温枪需要严格的机械结构、电子电路、软件算法的设计,还要经过实验室数据、临床数据确认。如果没有临床数据支撑,就可能测不准。”在额温枪设备的方案设计上,有很多企业动了歪脑筋,用不符合测温规范的红外装置填补疫情生产的缺口,而这种操作,甚至都可以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市场开始出现大批散装货及翻新货,被拿来当全新产品出售,中小山寨厂商趁机获取利益。


供需失衡必定带动价格的波动。受制于上游原材料,即便正规额温枪厂商加班加点满负荷运作,在二月至三月上旬,测温设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异常混乱。疫情期间,大型生产厂基本服从政府统一调配,有些原厂的产能被政府托管之后,剩余的某些厂商因缺货严重,开始坐地起价。疫情之前,一支红外线测温枪售价由几十至百元不等,后来一直涨到三四百元,直到三月下旬开始回落。


额温枪属于二类医药器械。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要生产额温枪必须具备省级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等。如果要销售,则需向市级食品药品监督局备案,并满足有经营场所、储存条件、管理人员等要求。一些没有拿到医疗审批的玩家也开始参与进来,甚至出现了从未生产过额温枪的企业仅用10天就完成出样到过检的例子。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在疫情期间,有关部门放宽了审批门槛,加上近日市面上涌现大批“三无”测温仪,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半。此外,一些厂家获得的医疗器械管理机构颁发的生产资质或许可证,其实都是临时的,有效期很短。


那么,大潮落下,红外测温市场还能不能持续繁荣?这种测温方式避免了人与人、设备与人的直接接触,又能获取体温的关键信息,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功不可没。疫情提前释放了国内对额温枪的大部分需求,疫情过后,市场对额温枪生产厂家的持续性发展经营要求会更高,这将加剧行业洗牌。


退潮,红外企业的出路何在


疫情当下,温度计、呼吸机、监护仪、制氧机等医疗产品的生产供应至关重要,而这些都不离开传感器技术的支持。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在2023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至258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65%。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表示:“按照商业常识来判断,国内紧急需求拉动的痛点还未完全解决,比如面向中小学将来的开学还会有一波供需不平衡的痛点,待这些痛点解决以后,中国逐渐会形成测温产业的规模和产业的协调性。”


关键词:红外测温仪 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测温枪 测温仪器    浏览量:464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